国企改革怎么做?看看这个典型代表怎么说!
今天,推出深化国企改革系列报道之二《中国交建:国企改革的“模范生”》,一起看看中国交建如何结构调整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创新驱动为抓手增强新活力——
2005年,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并在不到9个月时间实现H股整体上市,成为特大型中央基建企业重组改制、整体上市的第一家,创造了央企强强联合的经典案例。
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交建
“十二五”期间,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交建实施“五商中交”战略升级、“适应性”组织体系建设,始终抢占市场先机,由“工”转“商”,优先国际化发展,加大兼并收购力度,产业和市场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快速发展,提升了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品牌。
没有持续改革,就没有中国交建不断的成功发展
2016年,中国交建新签合同额9509亿元,较2015年增长30.44%。2017年,中国交建位列世界500强第103位,连续11年荣膺ENR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中国企业第1名,在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12连“A”。目前,中国交建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设计建设以及公路与桥梁设计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商。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中国交建迎来新机遇。乘着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翅膀,中国交建进入新的快车道。
回顾历史,中国交建无愧于国资委成立以来改革推进做强做优做大的“模范生”。从强强联合到吸收合并,从组织结构调整到产业结构升级,从总部建设到管控变革,从商业模式的创新到大型项目的建设……看似每次都“踩对点”的中国交建,实际上每次都是通过主动改革推动企业更上层楼,其每一步改革的经验都成为后来者的“教科书”。
如今,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中唯一一家整体上市的企业,中国交建再次踏上了开创性改革的旅程。“改革需要一系列的创新和实践,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谋定而后动,方能行稳致远。”中国交建副总裁孙子宇说到。
英国当地时间9月4日上午11时,中国交建所属振华重工参建并提供全部钢结构的苏格兰昆斯费里大桥(Queensferry Crossing)通车。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仪式并剪彩,这是她继1964年9月4日为福斯公路桥剪彩后,时隔53年再次在同一天为新桥剪彩。
2016年7月,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后,中国交建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将试点改革作为寻求更高突破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通过试点从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局囿中突围出来。
按照国资委工作部署,中国交建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确立了“一台六柱”改革总体框架,以支持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中国制造2025”、“海洋强国”等重大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为目标,打造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控股集团。
中国交建以原有优势产业为基础,通过资本运营、股权运作、产业培育孵化,积极打造世界领先的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综合开发、装备制造及海洋重工、疏浚环保及海洋、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服务、产业金融服务等六大产业集团。
“一带一路上的明珠”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由中国交建承建
中国交建认识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具体做好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资产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重点是加快投资控股集团总部平台建设,将集团总部打造成战略管控、产业培育、资本整合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推动六大产业子集团所有制改革,对接资本市场。
改革创新首先是企业发展理念和战略的创新升级。中国交建围绕打开发展空间、强化统筹能力,提出了“五商中交”战略,实施由“工”到“商”的战略转型,即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全产业链形成一体化竞争优势,积极向投资商、运营商、发展商实施的战略转型。兼并收购了房地产大型央企中房集团、全球著名的海上钻井平台设计公司F&G、澳大利亚第三大建筑工程公司约翰霍兰德、大型房地产上市公司绿城中国,以及巴西最大设计公司康克马特,使中国交建产业和市场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快速发展,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围绕中国交建“一台六柱”产业布局,加快进行资源整合和价值链的延伸。巩固交通基建领域优势,培育道路养护、机场建设、铁路建设等新兴业务;发挥重大装备设计制造、服务集成能力,整合海上风电安装等新能源装备、城市智能管理装备系统业务;布局城市公用基础设施资源,向城市运营领域延伸;发展海洋经济,进军海岛综合开发,积极拓展绿色环保市场。
例如,在绿色环保产业领域,中国交建凭借自身装备、技术实力,在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湖滨带(缓冲带)生态修复、城市黑臭河道整治与水质改善、环保疏浚与污染土处理处置方面具有明显专业优势,实施了昆明滇池、杭州西湖、无锡太湖、武钢北湖等河湖治理及中新天津生态城污水库等工业“毒地”治理工程,中国交建已成为中国水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力量。
调整资产结构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国交建通过PPP等多种投融资形式在码头航道、轨道交通、海底隧道、生态城市等方面形成一大批可持续的经营性资产,工业园区、产业园区、路港、城市综合开发运营等经营性资产近2500亿元,占中国交建总资产的25%左右,资产结构的调整有效地支持了公司的发展,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益及质量。
近年来,中国交建先后实施了汕头东海岸新城、三亚凤凰岛、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西安中交科技城、郑州郑东新区综合开发等一批模式新、影响大、预期效益好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中国交建“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的品牌进一步打响。
通过企业提质增效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交建坚决做好“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超额完成第一阶段压减任务,减少法人企业115户,压减法人层级3级,共节约人工成本5.2亿元、管理费用4.4亿元。加快僵尸特困企业处置,提升资产发展质量,在确保完成国资委2017年目标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力争2017年完成75%,2018年全部完成目标。同时,加快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与陕西、湖北等省市签订26份分离移交协议,在“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进一步实现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中国交建承建的蒙内铁路
中国交建坚持积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健全完善以契约化管理为核心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在房地产板块推行市场化选聘、市场化薪酬的试点改革,研究制定关于高端紧缺人才的协议薪酬制度。健全差异化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严格执行薪酬与绩效挂钩办法,切实做到收入能高能低。
中国交建积极创新商业发展模式,从传统项目竞标,向投资、资本导入、建设运营一体化等方面转变,创新利用EPC、BOT、PPP、特许经营、产能合作等模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方案,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今年7月,中国交建采用“PPP+BOT+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中标新疆乌鲁木齐至尉犁等公路PPP项目包,总投资额约708亿元。
中国交建坚持海外优先发展,对海外发展责任、激励约束等6项机制23项内容给予政策倾斜和措施保障,完善经营网络,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目前,中国交建在全球10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10个驻外机构,在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0320公里公路、152座桥梁、2080公里铁路、10座机场、95个深水泊位,提供集装箱桥吊754台。推进“一带一路”沿线项目200多个,与沿线58个国家和地区合作项目超过370亿美元,斯里兰卡港口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诸多项目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建设的旗舰项目。
2017年5月31日,中国交建完成了肯尼亚蒙内铁路建设并承担全部运营管理和维护任务,把中国的资金、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和管理经验全产业链带入非洲,开创了中国铁路“走出去”新模式,推动中国交建由海外工程承包商向运营商、服务商转变。
8月9日,中国交建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工程开工建设,线路全长688公里,合同额550亿马币,是中国企业境外在建的最大工程,将是未来几年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最受关注的超级工程。
内容来源:国资报告
猜你喜欢
中企在海外运营首条高速公路!中国交建投资的牙买加南北高速车流量过百万!